目前分類:。閱讀 (8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  大四下學期很閒也很忙,自從知道推上研究所後,覺得還能繼續、偶爾上上老師的課很幸運,其實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參展的事,不管比賽或大或小,或許是自己不習慣被制約的感覺吧!聽到老師的鼓勵其實還蠻開心的!期許自己在大學最後的暑假能多創作,融合更多元的素材!師生藝術聯展其實我並沒辦法好好去看一次,只有星期一的晚上迅速瀏覽了三樓的作品,不知道數位攝影放在哪裡,因為剛好有同學來中正的研究所報到,謝師宴、送舊卡在一起,說多了就變藉口。不過一個星期的展覽其實有點匆促,近日的大雨也影響了參觀的意願。
  但我一直覺得展覽放在圖書館門口前很奇怪,人來人往的,也不大好意思停下來自在欣賞,就算氣氛營造的很好,但就是少了那份勇氣停下來,所以我覺得在三樓的作品反而減少了外在的干擾,但還要簽名覺得很奇怪,還有工讀生就一直站在那裡,很像如果自己不走他就不能走,出發點或許是好的,卻有種壓迫感,欣賞藝術對於現代人而言,或許是可有可無吧!因為不懂、害怕無知成了笑柄,漸漸遠離了藝術;還記得大一上國文課的時候,老師說我們跟日本的文化差了二十年,雖然這是老師主觀的評論,但自從高中去了高美館,上學期看了羅丹的展覽後,其實還蠻心酸的,總是空盪盪的空間,擺滿了藝術家的心血,甚至有人是邊打手機邊看作品,這或許是文憑主義下的犧牲吧!老師說日本的美術館,不像臺灣,只有學生為了作業,只有少少人懂得欣賞,而是從幼稚園到老人都會來參觀,這也或許是日本人的素養之一吧!或許我們知道金錢的重要性,卻忘了挖掘生命中的美好,我們總因為陌生、不熟悉而排斥接觸,卻忘了好友也是從陌生走到了默契,一旦脫離學校生活,我們淡忘了學習的樂趣,心靈也枯萎了,所謂的宅男、魚乾女,只是忠實呈現文化的倒退罷了。

summerofsn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/蘇郁芬
  其實這學期真的是看了好多時期的畫,如果只談某個畫家,實在是很難取捨,所以決定挑出五幅在課堂上喜歡的畫作來討論,或許觀念還很淺薄,至少希望能學著表達出心裡最深層的感受。很可惜在這學期的作業沒有傑森布拉克的作品,說實在的,最初看到他的作品瞬間聯想到的是常用的浮雕紙及某個廣告,而說真的抽象主義並不如一般畫作簡明易懂,雖然對他酗酒的行為不予置評,但在影片播放過後,覺得他還蠻可憐的,他的光芒是人們堆積出來的,但他的痛苦卻也來自世人,一開始對他的畫覺得很不可思議,算式也可以變成畫的一部份,有些畫在他日後的加框也變得很有特色,或許是這樣的奔放,才能讓他有日後的創作吧!看似毫無意義的揮灑交錯,好像某些時刻的心情寫照,我很喜歡這一幅作品,不管是用色或筆觸,似乎勾起了某個心痛,帶灰的綠,心中抱著一些對於未來的期待,卻有著無形的束縛而無法釋放,或大或小、或強或弱,很多事並不是能如此簡單分割,雖然不大知道如何解讀抽象的作品,但要自己把顏色的用途忽略似乎是不大容易的。
 
 取自http://www.bemhaja.com/bemhaja/galeriag
   在最後的幾堂課常聽到康丁斯基這個名字,不過對於他描繪俄國的風情深受吸引,也很難想像他是從律師的身份變成畫家,能捨棄穩定優渥的工作,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到的,從「馬上情侶」來看,它似乎也受到日本浮世繪的影響,但令我驚豔的地方在於,有別於秀拉的點描,他的點卻給人一種浪漫的感受,在河面上也做了很絢麗的運用,雖然他並沒有做陰影的處理,但在顏色的運用上卻有空間的視覺呈現,而建築與人明暗的對比,也帶來了畫面上的平衡,第一次看到樹可以如此呈現,似乎為畫面暈染了一些雀躍的跳動感,而戀人緊緊相擁的表現,即使人物沒有五官的處理,但觀賞者卻能有相當的想像空間,在這充滿異國風情的作品中,卻也能有同樣的甜蜜感,一同看著河面與倒影的嬉耍,互相依偎取暖的恬靜。

summerofsn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/蘇郁芬
  在這學期介紹的畫家中,令我著迷的是畢卡索的性格,但在畫面的呈現上,我最喜歡的是馬諦斯與惠斯勒對於布料的處理,或許是因為自己有戀「布」情結吧!想到男人可以將畫面處理的很柔和,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。我也很喜歡馬諦斯的剪紙創作,打破了自己對剪紙的刻板印象,原來不需太多矯飾,也能呈現舒服的視覺享受,說真的很多作品是看不懂的,但不知為什麼卻很順眼,很羨慕馬諦斯能出一本剪紙的作品集,自己也很希望有一天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繪本,不管評價如何,能留下曾經的心血,作品是好是壞,並非外人能了解的,不是嗎?

summerofsn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/蘇郁芬
  其實很難想像,一堂課可以讓人找回許多被遺忘的快樂與純粹,雖然一開始真的是被名稱騙到,但是這堂課真的帶給我很多驚喜。還記得在高雄的美術課老師上課總有催眠的功力,即使撐到下課不睡,仍還是在鐘聲響起不支倒地,那時畫的山水畫總讓我痛苦不已,也在轉學的過程中,唯一不及格的就是美術,讓家人覺得意外。其實我是很喜歡美術的,在國小參加外面的比賽也能拿到名次,雖然並沒有參加過才藝班。不過奇怪的是,在學校上的美術課,很多都是媽媽幫忙做的,自己就是做不出來,或許是不喜歡自己做出來的東西還需要經過別人的評分吧!總覺得以前的美術課是在迎合老師的喜好,總覺得以前的美術課是很畸形的,老師也不會教妳什麼,把材料丟給學生,然後在那邊等學生交作品就好了,到了高中的時候,有個老師要我們素描的時候不能用尺和橡皮擦,他希望我們能大膽的畫,但是在義務教育的體制下,早已失去了那份勇氣,面對反差如此大的教學,說真的腦子很錯亂,好像每換一個老師,就要換一種學習心態,總覺得自己好像是他們的實驗品,任人擺佈。

summerofsn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理查.柯克(Richard Koch)說,付出八分力氣,可能只得兩分結果﹔

summerofsn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星期日跟把拔在車上聊天~
除了跟他聊延畢的事~

summerofsn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書背簡介:
對於「活著」這件事,我們總有自己的哲學,

summerofsn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以感覺為基礎的關係 永遠不是一項使人自我解脫的方法」
「關係是一面鏡子 自我以及一切的自我均可在其中得以窺見」

summerofsn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